新華社杭州7月28日電(記者夏亮 王夢)縣級基層體校可持續發展如何破題?28日,浙江省長興縣少年兒童業余體校與浙江大學等6所高等院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在探索優化基層體校教體融合道路上再邁新步伐。
簽約儀式上,長興少體校分別與浙江大學、蘭州大學、西南大學、南昌大學、福建師范大學和西安體育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。根據協議,長興少體校除了成為簽約學校優質生源基地外,還將成為浙江大學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,以及蘭州大學和南昌大學高水平運動隊生源基地。
“成為優質生源基地后,在同等條件下,我們的運動員在升學、教練員師資培訓等方面將獲得高校提供的支持。此外,雙方學生在社會實踐、教練在科學研究上還可以相互交流,我們也會和高校專家組共同擬訂運動員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。”長興少體校校長習雙兵說,與高校“聯姻”的初衷,也是為了拓寬體校生的出路。
福建師范大學運動訓練系主任徐建華說,作為競技體育三級訓練網中最基層的一級,在不少地方縣級基層體校由于招生難以為繼,以至于不得不取消的背景下,長興少體校通過探索教體融合,不僅破解了基層體校普遍面臨的招生難問題,每年還向省隊和高校輸送大量體育人才,趟出了基層體校可持續發展的一條新路徑。
“從高校角度來說,我們也需要這些高水平運動員代表學校去爭奪榮譽。從國家層面來講,優秀運動員再就業,就必然要進入到高校進行再學習,這樣才能為將來成功轉型打下基礎,所以對于雙方來說,都是一個雙贏的局面。”徐建華說。
南昌大學體育學院黨委書記龍輝遠說,和基層體校共建優質生源基地,對于高校提高競技水平、普及體育健康知識、弘揚校園體育文化都大有裨益,因此雙方一拍即合。
據悉,長興少體校早在2013年便攜手當地教育部門探索教體融合,讓體校生從小就學會“用兩條腿走路”。截至目前,雙方共建立了37所以學校為基礎的體育后備人才基地,并逐步形成“一校一品牌、一校一特色”的格局。
據不完全統計,長興少體校累計已向各項目國青隊、國少隊輸送運動員27人,其中不乏像周蘇紅這樣的奧運會冠軍。除了向運動隊輸送人才外,長興少體校還將越來越多的孩子送進了高等學府。2019年14人被復旦大學、蘭州大學等雙一流大學提前批錄取,錄取率高達84.2%,創下長興少體校歷史新高,同時也在浙江省基層體校高校升學率中名列前茅。
來源:新華社